近日,中国飞鹤联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刘志刚教授团队的一项最新研究登上国际期刊,首次揭示了沙门氏菌感染引起的食源性腹泻与焦虑情绪之间的关联机制,并探索了营养解决方案,为行业开辟了一个新的突破方向。

  据有关资料,我国5岁以下儿童腹泻病的年发病率为201%,平均每年每个儿童年发病3.5次,其死亡率为0.51%。主要感染细菌主要为沙门氏菌属、大肠杆菌、志贺氏菌属等。关于“婴幼儿如何更健康成长”,中国飞鹤的思考与科研实证更具现实意义。此次飞鹤将科研锚点抛向引起得食物中毒位列首位的沙门氏菌。尤其是婴幼儿/儿童对沙门氏菌抵抗力较弱,是感染的主要群体之一。腹泻为婴幼儿/儿童感染沙门氏菌后的主要症状。据介绍,沙门氏菌感染往往造成严重的肠屏障损伤、肠道炎症以及肠道菌群的失衡,进而会造成宿主情绪或行为异常。迷走神经是肠-脑轴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维持胃肠道与中枢神经系统CNS之间的信息交流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最新研究发现,沙门氏菌通过迷走神经将感染信号传递至大脑神经中枢系统,引起神经元和免疫细胞异常激活,并诱发焦虑样行为。而切断迷走神经后能明显减轻沙门氏菌感染引起的焦虑样行为。研究同时也发现在切断迷走神经的感染小鼠中,神经递质紊乱和肠道菌群紊乱得到了有效控制,尤其是恢复了GABA的含量和产GABA益生菌的相对丰度。

  目前,该项研究成果《通过增强微生物来源的GABA减轻迷走神经切断在沙门氏菌诱导的肠道感染和焦虑样行为中的作用》于2024年5月刊登于在国际权威期刊《大脑、行为和免疫》,并获得国家科技创新2030-“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支持。

  为更好解决这一普遍性问题,让更多宝宝健康成长,飞鹤不仅在奶粉配方上进行过多次改良配比,亦从“脑科学”角度,挖掘更多未知,并为宝宝们提供了解决方案。

  2023年5月,飞鹤与北大医学部启动了“生命早期脑科学研究计划”,推动精准的生命早期营养干预、疾病预防和产品落地,为更精准的生命早期营养干预、疾病预防和产品落地提供支持。9月,哈佛波士顿儿童医院-飞鹤脑发育基金会成立,打造国际领先的脑科学研究平台。不仅如此,飞鹤还于10月17日举办了“专研大脑营养 聪明中国宝宝”脑发育战略发布会,以科研实力引领中国乳业发展,为人类健康事业贡献力量。中国飞鹤首席科学家蒋士龙曾介绍,截至2023年8月,飞鹤针对脑发育研究已在国内、国际权威期刊上公开发表9篇研究文章,并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9项,其中7项已授权,为了解婴幼儿脑发育规律以及产品配方设计奠定基础。不仅如此,飞鹤相关负责人表示,自2024年1月起与刘志刚教授团队联合开展生命早期1000天大脑发育及肠脑健康的营养研究工作,从脑发育营养的母婴传递,营养素对脑发育的作用机制,母乳中脑发育活性物质互作,以及肠脑轴等多个方面验证合理营养配比对大脑发育的促进作用,为宝宝的健康成长提供专业科学产品。

  多年来,中国飞鹤始终坚持脑科学发展,为宝宝的脑发育健康保驾护航。未来,飞鹤将继续进行“脑科学”探索与创新,为宝宝成长提交新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