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西部建设眉山沥青路面有限公司三岔一线项目纪实
文/中建西部建设眉山沥青路面有限公司王鹤
8月的成都天气乖张,方才阵阵骤雨倾盆而下,而后又是数天烈日当空,蒸腾着水汽,沉闷又潮湿。在这样的情境下,三岔一线道路及综合管廊工程(二期)项目东延线项目上依旧有这样的一群人,白日里顶着灼灼酷热,黑夜中凭着点点灯光,撸胳膊挽袖子,干得热火朝天。
三岔一线道路及综合管廊工程(二期)项目东延线项目位于成都天府国际空港新城,毗邻成都地铁18号线福田站,距成都天府国际机场仅8公里,是保障天府空港新城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为机场服务的主干道,也是成都市“东进”战略的配套项。该项目的顺利完工,对东部新区招商引资、重塑产业经济地理,破解成都“大城市病”问题上有着积极意义,而对中建西部建设眉山沥青路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沥青厂”)来说,三岔一线项目更是沥青厂的翻身之战,是沥青厂告别过去,逆势翻盘的契机。
热血难凉用信念逆势而上
“时间紧、任务重,状况多、要求高”,十二个字说起来轻飘飘的,但压在沥青厂身上就是一座座亟待翻越的高山。
三岔一线项目8月初签订合同,约定9月2日计划完工,合同工期总日历天数仅有35天,要在一个月的时间内摊铺约16万㎡的道路面积,本身就是一个极大地挑战;何况8至9月成都天气复杂多变,时而暴雨、时而高温,对沥青质量的稳定性要求极高;再加上施工前路面泥土堆积,很多位置甚至有杂草破土而出,机械清扫、人工清理、水车冲洗、装载机配合运输车转运渣土更是压缩了本就不充裕的施工时间;更遑论沥青厂距项目上有着60余公里的运输里程、外加成都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印发的环境污染管控的通知,进场施工时间被迫一推再推,直至8月19日才开展了第一次道路施工。
当是时,“天时、地利”皆不在我,各类问题接踵而至、纷繁复杂,但为了完成对项目方的承诺,为了刷新行业对公司的认知,为了证明厂站“敢打、能上、会赢”的信心决心,沥青厂憋足一口气,立志迎难而战,滚石上山。
夙兴夜寐凭努力再铸辉煌
“今天早上有雨,先不要发车,工程部和甲方做好沟通,雨停了第一时间出料。”“今天温度有38°,给现场施工人员配好藿香正气,注意高温防护。”“今天计划没达标,做好夜间施工准备。”“车辆覆膜了没有,赶紧把后面几车弄好”
一天到晚,电话不停、消息不断,从早上五六点的天气预警,到凌晨零点的计划通报,再到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进度反馈,忙中有序、有条不紊。为了抢回因环境管控错失的12天工期,公司班子领导超前谋划、整体部署、靠前指挥,各部室闻令而动、倒排计划、连夜施工。前场,在明灭不定的灯光下,是工人们一丝不苟的摊铺作业;飞驰在路上的运输车,裹着的覆膜在风中猎猎作响,为保证沥青温度、质量保驾护航;横坐在压路机上司机,往复地将路面压实平整,从一个晚上到另一个晚上。后场,厂站领导积极主动和项目部、环保局洽谈对接,带着项目方谋划施工进展,召开专题会议,让项目施工更加顺畅;注重客户履约,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拟定生产计划;做实商务策划,与供应商调校生产、运输成本,确保互利共赢;各部室一丝不苟地开展设备巡检、产品质检、数据监控,在保证顺产任务的同时,更要保证生产安全……
从生产运输到作业流程,从施工原料到前场后场协同配合,沥青厂上下一心,步调一致,各个环节无缝衔接。9月15日凌晨,随着最后一车沥青摊铺压实,由沥青厂独供的三岔一线道路及综合管廊工程(二期)项目东延线沥青路面工程终于在中秋节前圆满收工。
坎坷“沥”尽回头看些许风霜
短短28天的施工,满溢着员工们辛勤的汗水;沉甸甸的收获,饱含着员工们艰苦的奋斗。这其中,有工程部陈建利驻守项目,一个月来以车为家,昼夜坚守,全程保障项目顺利施工;有沥青厂副厂长徐应涛夜巡项目现场,手臂被不知名毒虫叮咬,生出片片红斑,痛的手臂不能回弯;更多的是现场那二十余名施工工人,他们顶着近40度的高温,踩在160余度的沥青上作业,汗水滴到地面上升起屡屡水汽,鞋底踩到沥青上黝黑又胶黏,他们却顾不上这些,时而地用铁锨填铺机器照顾不到的位置,时而用镊子夹起散落的沥青料,填补到路面上的空隙,甚至连路边透水用的雨篦子周边,都由工人们一锨一锨的摊铺压平……
“沥”尽坎坷成大道,吹尽黄沙始到金。回首28天的施工艰难,再看收获的累累硕果,万千辛苦都化作开心笑颜——三岔一线项目累计摊铺沥青30729.64吨,摊铺面积16万余㎡,约合22个标准足球场大小,不仅获得了项目方赠与的“质量至上,匠心之作克难攻坚,履约优先”锦旗一面,更是助力沥青厂9月产量突破,实现建站以来新的历史记录。
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惟其磨砺,始得玉成。沥青厂虽长期伏于逆流,却从不缺克难攻坚、一往无前的勇气。在沥青厂班子团结带领下,各部室协调联动、万众一心,必定汲取项目先进经验,不断提升管理效能,提振施工作业水平,为将沥青业务打造成与混凝土主业协同发展的支撑业务的目标,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