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摘要:

  • 营业收入2,752.51亿元(币种为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5.75%
  • 医药工业实现销售收入237.31亿元。
  • 医药商业实现销售收入2,515.20亿元,同比增长7.4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5.53亿元,同比增长20.82%。其中:工业板块贡献利润21.93亿元,同比增长3.95%;商业板块贡献利润33.85亿元,同比增长1.0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40.65亿元,同比增长13.04%
  • 研发投入28.18亿元。其中:研发费用23.94亿元,同比增长8.64%
  • 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入58.27亿元,同比增长11.39%

  (2025年3月28 日)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医药」或「公司」,股份代码:601607.SH;02607.HK)欣然发布公司及其附属公司(合称「集团」)截至2024年12月31日之年度(「报告期」)业绩。

  2024年,面对医药行业持续深度调整的大环境和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新要求,上海医药立足服务大局,紧紧围绕主责主业,聚焦发展战略,深入推进战略、组织、管理、人才、合规「五大提升行动」,着力筑牢底盘、做强核心、创新突破,奋力打造世界一流企业。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入选《财富》「世界500强」且排名提升至第411位,并获得「全球制药企业50强」、「全球品牌价值药企25强」、「中国化药企业TOP100」、「中国ESG上市公司先锋100」等诸多荣誉。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52.51亿元,同比增长5.75%。其中:医药工业实现销售收入237.31亿元;医药商业实现销售收入2,515.20亿元,同比增长7.4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5.53亿元,同比上升20.82%。其中:工业板块贡献利润21.93亿元,同比增长3.95%;商业板块贡献利润33.85亿元,同比增长1.05%;主要参股企业贡献利润4.70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40.65亿元,同比增长13.04%。公司研发投入28.18亿元。其中:研发费用23.94亿元,同比增长8.64%。公司全年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入58.27亿元,同比增长11.39%,继续保持高质量发展。

  构建开源创新生态圈 优化创新研发体系

  2024年,上海医药积极发挥「链主」作用,加快构建开源创新生态圈,取得了显著进展。上海前沿创新中心一期建设完成并通过验收、开业,已吸引15家生态伙伴和创新企业入驻,并成功举办多个大型活动,知名度与影响力不断提升。研发组织体系优化方面,组建科学委员会产业创新理事会,优化研发管理架构,深化校企合作,参与设立产业基金,推动产学研体制焕新。在细胞治疗产业化布局方面,推进上海康健生细胞技术有限公司的组建工作,加快细胞治疗产业化布局,并与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中国干细胞集团达成战略合作,推进细胞治疗产品的创新研发与产业化。2025年2月,公司联合研发的针对儿童白血病的细胞疗法研究成果获得美国临床肿瘤学会专业学报(THE ASCO POST)报导,为创新发展开拓新赛道。

  与此同时,公司持续推进新药研发,聚焦重点领域,不断优化产品管线布局,明确在免疫、精神神经、肿瘤、心血管、消化代谢及抗感染等疾病领域的布局策略,持续做优现有产品和潜力产品,打造产品组合竞争力。此外,为加快产品线建设,整合了业务发展部(BD部),重新明确BD定位,整合分散的BD资源,加快构建统一、高效、协同的大BD体系,为后续加快项目引进奠定了良好基础。

  截至报告期末,临床申请获得受理及进入后续临床研究阶段的新药管线已有54项,其中创新药40项(含美国临床II期1项),改良型新药14项。在创新药管线中,已有1项提交上市申请,5项处于临床III期阶段。报告期内,公司共计15个品种(16个品规)获批通过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过评产品累计增加到74个品种(103个品规),位居行业前列。其中,I001针对高血压适应症的上市申请已于2024年4月获得CDE受理,有望为广大的轻、中度高血压患者提供更丰富的治疗手段;自主研发的全球创新型抗CD20抗体B001与B007已开展多个罕见病领域的研究,其中B001针对视神经脊髓炎适应症的研究已步入关键临床阶段,B007针对膜性肾病、重症肌无力和天疱疮3个适应症的研究也已进入临床II期。

  中药板块方面,公司积极把握政策机遇,深入实施中药大品种大品牌战略,2024 年中药板块工业收入达95.71亿元。在大品种循证医学研究方面,养心氏片、瘀血痹胶囊、胃复春胶囊相关研究均取得积极进展。同时,公司在罕见病药物研发上加速前行,优势显著,已有51个在产品种,覆盖67个适应症,上药睿尔重点产品 SRD4610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研究进展顺利,完成国内Ⅱ期临床试验、提交III期临床试验申请并获美国FDA孤儿药认定。

  重塑医药工业营销体系 优化布局提质增效

  上海医药积极重塑医药工业营销体系、优化产业布局,取得了丰硕成果。在营销体系方面,完成对原五个销售部门的整合,组建新上药销售公司,整合优化中后台职能,加快自营终端能力建设,同时规范营销代理,推动行营销模式转型。报告期内,公司加强工商联动、产销协同,实现全年工业销售收入过亿产品数量44个,其中过10亿产品数量2个。60个重点品种销售收入137.32亿元,同比增长1.43%,覆盖免疫、精神神经、肿瘤、心血管、消化代谢及抗感染等领域。

  产业布局上,成立工业产业布局专班并形成了上药信谊、上药第一生化+上药康丽、上药中西、上药新亚、微生态的产业产品规划实施方案;提升产品技术竞争力,旗下企业凭借相关科研项目荣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二等奖。工业制造领域,推进原料、制剂一体化布局,报告期内,上药金山绿色精品制药基地正式投产并实现多个产品转移,信谊万象与信谊延安基地完成整合,新亚张江产线场地完成转移;落实 「六大降本举措」,全年完成精益项目161项,获得多项专利与奖项,降本增效成效显著。

  深化医药商业融合发展 价值创造亮点纷呈

  报告期内,公司医药商业完成销售收入2,515.20亿元,同比增长7.47%,持续深化医药商业创新发展,提升运营效率。加强管理一体化,在完成南北整合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医药商业网络布局,增强药品应急储备和供应保障能力,完善全国25个省市的纯销网络覆盖,基本形成了医药商业流通业务全国布局、区域领先、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

  在创新业务方面,公司旗下上药控股持续打造创新药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创新转型成效显著。2024年公司医药商业创新药板块实现销售305亿元,同比增幅29.7%;新增进口总代品规25个,涵盖20家企业;CSO业务实现战略性突破,服务规模达80亿元,同比增幅177%。CSO合约产品数量达65个,与诸多跨国药企建立深入合作;器械大健康业务规模快速提升,实现销售442亿元,同比增长10.5%;顺应AI浪潮,以上药云健康为平台,结合其网点布局,升级「商业保险+专业药房」的创新药新零售模式,提升价值贡献。依托镁信健康商业保险创新先发优势,加快升级推广商业保险多元支付体系。

  投资并购与国际业务拓展同步发力 积蓄发展新动能

  报告期内,上海医药积极开展投资并购与国际业务拓展,为未来发展积蓄新动能。在投资并购方面,公司于2024 年12月签署收购和黄药业10%股权协议,旨在通过资源协同整合,赋能现有中药品种,进一步提升在循证医学、学术推广及国际化方面的能力。

  国际业务上,公司借助沪港联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战略,依托香港总部和上药香港中药发展专班,推动落实一批中成药在港注册和上市的相关工作;同时积极争取香港政府的政策支持,深化与在港科研院校等外部机构的交流合作,谋划以香港为桥头堡,推动中药走向世界。大力拓展海外市场,完成东南亚、中东地区多国业务布局,实现多治疗领域的产品注册销售落地。报告期内,公司新增 18 个海外产品注册申报,截至2024年年末,已累计完成项目申报25个,其中获批1个。2024年,实现海外销售收入39.67亿元,同比增长24.53%。

  未来,上海医药将继续深入推进「工商研投」一体化发展,筑牢底盘、做强核心、创新突破,持续实现公司稳健增长和长期价值创造,迈上高质量发展新台阶。

  -完-

  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号:02607.HK)

  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沪港两地上市的领先的医药产业集团,主营业务覆盖医药研发与制药、分销与零售,综合排名位居全国前列,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在医药产品和分销市场方面均居领先地位的医药上市公司。公司研发以创新为长期坚持的方向,致力于为重大疾病和慢性病提供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公司已被纳入SSE 180指数、CSI 500指数、恒生指数以及MSCI指数。